當前位置: 首頁 >> 師資隊伍 >> 研究生課程教研部 >> 正文

張正清

基本情況:

張正清,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論;科學技術倫理;社會治理

教學工作:

研究生課程:《自然辯證法概論》,《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論》

本科生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智能機器倫理》

代表性學術成果:

[1] 張正清,嚴玉蓉,後疫情時代理工類學生的專業素質教育——以道德勝任力重返社會[J].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3(06):67-74.

[2] 張正清,人工智能賦能面向2035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建構[J].中國科技論壇,2020(11): 11-13.

[3] 張正清,嚴玉蓉,科學圖像的實踐表征路徑[J]. 自然辯證法研究,2020, 36(9):62-67.

[4] 張正清,圖像轉向中的圖像問題——從技術現象學的角度再看圖像意識[J].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9,36(05):80-86.

[5] 張正清,智能機器外觀形象的倫理問題——從拟人化到環境假設的道德圖像[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9,41(10):24-30.

[6] 張正清.構建以接受性為核心的人工智能倫理[J].中國科技論壇,2019(09):12-15.

[7] 張正清,黃曉偉,作為“他者”而承擔道德責任的智能機器——一種人工智能成為道德能動者的可能性[J]. 道德與文明,2018,第4期,26-33.

[8] 張正清,張成崗,第四次革命:現代性的終結抑或重構——信息倫理對人工智能倫理的啟示[J].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71(3),177-184.

[9] 張正清,對“多重穩定性”概念的澄清與質疑——以賽博空間中的變項分析為例[J]. 自然辯證法研究,2014,30(10):76-82.

[10] 張正清,用知覺去解決技術問題——伊德的技術現象學進路[J]. 自然辯證法通訊,2014,36(02):86-92.

聯系方式:

Email:zhangzhengqing@b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