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師資隊伍 >> 概論教研部 >> 正文

王春玺

基本情況:

王春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先後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北航人文社科拔尖人才支持計劃(A類)。現為工信部黨的政治建設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委講師團專家組成員。博士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站政治學博士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北京市領導重大決策咨詢項目等省部級及其以上課題12項。在《求是》《政治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發表論文112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49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高等學校學術文摘》《新華文摘》等轉載11篇,被人民網、求是網、光明網等權威網站全文轉載50多篇次。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學術專著2部。

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與執政黨建設研究

教學工作:

博士生課程:專業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問題研究》《學術論文寫作與方法》和公共課《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碩士生課程:專業課《馬克思主義前沿問題研究》《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專題研究》《執政黨建設研究》和公共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本科生課程:公共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代表性學術成果:

1.《習近平關于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重要論述的創新性貢獻》,《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年第11期。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曆程的時代解讀》,《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第4期。

3.《鄧小平對民主集中制的解讀及其時代價值》,《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年第11期。

4.《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産黨對中央集體交接班的探索》,《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年第9期。

5.《鄧小平對建立中共中央總書記制與集體領導體制的貢獻》,《政治學研究》2008年第6期。

6.《中國選拔制度優于西方選舉制度》,《求 是》2013年第23期。

7.《論科學發展觀的時代精神》,《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8年第3期。

8.《讓黨的創新理論之光照亮千家萬戶》,《人民日報》(理論版)2007年6月4日。

9.《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中國夢》,《光明日報》(理論版)2013年10月16日。

10.《中國夢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标更加清晰》,《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3年第7期。

11.《正确處理社會公正問題——以加強黨的建設為視角》,《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9年第12期。

12.《對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的時代解讀》,《科學社會主義》2009年第3期。

13.《拉美國家改革道路與中國改革道路的比較》,《科學社會主義》2010年第2期。

14.《實現公平正義與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7年第4期。

15.《“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内涵及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年第1期。

16.《堅持走獨立自主的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0年第2期。

17.《在健全機制中加強對黨委“一把手”的監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4年第6期。

18.《健全對地方黨委“一把手”的監督與問責機制》,《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8年第5期。

19.《加強對地方黨委“一把手”權力制約監督的途徑與方法》,《理論探讨》2017年第2期。

20.《鄧小平對建立中央集體領導體制框架的貢獻》,《黨的文獻》2008年5期。

21.《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集體領導機制的創新及其特點》,《行政論壇》2016年第2期。

22.《改革開放40年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進展和走向》,《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

23.《堅持和發揮我國國家治理體系選賢任能的顯著優勢》,《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

24.《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年第2期。

25.《在堅持和創新中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獨特魅力》,《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年第4期。

26.《改革開放成功的關鍵在于中國共産黨的正确領導》,《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年第5期。

27.《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紅旗文稿》2018年第18期。

28.《習近平總書記全面淨化黨内政治生态的戰略思想研究》,《理論探讨》2020年第4期。

29.《對改革和完善地方黨的領導體制的幾點思考》,《理論探讨》2015年第1期。

30.《新時代中國共産黨對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新要求》,《理論探讨》2018年第2期。

31.《中共中央集體交接班制度的獨特優勢及其世界意義》,《探 索》2017年第3期。

32.《談人文社科研究生學術閱讀能力的培養》,《中國高等教育》2011年第11期。

榮譽及獎勵:

1.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

3.北京市第三屆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4.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全國領導科學優秀中青年專家”

5.北京大學國内訪問學者“優秀科研成果獎”

6.北京大學和中央編譯局“社會公平與和諧社會”征文一等獎

7.北京高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學研究會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8.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全國征文一等獎

學術兼職: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和後期資助評審專家

2.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第三屆、第四屆)

3.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博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

4.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和規劃項目通訊評審專家

5.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會議評審專家

6.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7.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年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國際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聯系方式:

Email:wangcx8@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