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我院在線舉行了2020年第三次集體“學習日”活動(總第19期),全院40餘名教職工在線觀摩“大國戰疫”系列專題思政課,集體研讨如何講好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下的思政課,落實學校2020年工作要點中關于“講好防疫抗疫故事、引導學生深刻認識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的工作部署。
活動中全體教職工在兩個在線分會場分别觀摩了我院青年教師王晶金的《科技戰“疫”——從英國和中國抗“疫”看對科學的信任》和徐冶瓊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兩場直播示範課。
王晶金老師通過梳理中國、英國抗擊疫情的國家治理政策,用生動案例和鮮活的一手素材,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科學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和理論認同,展示中國在科技戰“疫”中給世界戰疫提供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課程分為集中授課與讨論兩個環節,使用騰訊課堂和騰訊會議兩個平台,在讨論環節,同學們紛紛積極“舉手”并“上台”回答,踴躍參與分享了自己對中國和英國抗“疫”的認識,以及對中國抗擊疫情和科學的思考與想法。在課程結尾,王晶金告訴同學們,作為未來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師應明确科學的目标,承擔好科學工作者的責任,讓科學更好地服務于人,更好地服務國家。
徐冶瓊老師以最新的疫情新聞關鍵詞導入,引發學生思考這樣一場全國同心的戰“疫”中,動員是如何實現的?為什麼說這場戰疫是人民戰争、總體戰、阻擊戰?授課中,徐老師圍繞“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人民”、“統籌”、“經濟”“文化”、“大國擔當”等關鍵詞從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着眼,結合戰疫實際,從理論到現實、從國内到國際、從曆史到當下、從戰疫群像到凡人微光,通過梳理、比較、闡釋,向學生們闡述了這場戰“疫”彰顯的制度優勢、體現的中國力量。“大國擔當”部分,她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從多角度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理解,加強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體認和使命感。課程最後,她以“反思”為關鍵詞,引導學生理性看待我國國家治理體系仍存在的短闆,正确認識到黨和國家不斷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決心,并寄語學生未來雖仍會有艱險,要從當下做起,做一個理性、善良、擔當的青年人,越是艱險越向前,未來承擔起時代使命。授課過程中,同學們踴躍參與話題互動,分享讨論對相關内容的見解看法,課堂氣氛活躍。
觀摩結束後,全院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研究,從授課内容、教學設計、師生互動等多個方面交流收獲與感想,提出進一步優化建議。教師們表示,觀摩學習是了解學生思想需求、共研共進充實自身授課的有效方式,在武漢疫情防控進入決戰決勝階段,中國戰“疫”進入“内防反彈、外防輸入”的積極局面下,要努力發揮思政課關鍵課程的關鍵作用,結合專業優勢,在全球視野下回應時政熱點、闡釋理論問題,更好地支持全校師生理論學習,進一步鞏固意識形态陣地,為慎終如始,堅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戰争、全面戰、阻擊戰聚民心、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