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教學 >> 正文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2012年總結交流會召開

[發表時間]:2013-01-17

為了及時總結交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的經驗教訓,認真聽取專家督導意見,進一步提高這門課引導新生入學後“适應大學生活、确立新的目标、提高全面發展素質”的實效,在校黨委副書記程基偉的提議和關心下,2013年1月14日上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以下簡稱《基礎課》)2012年總結交流會召開。教務處馮文全處長、校本科教學督導組副組長鄭彥良、專家李嘉瑤、思想政治理論學院姚小玲教授、副院長趙義良和全體專兼職教師參加了會議。

首先,課程負責人郁樹廷簡要介紹2012級《基礎課》教學情況。2012年共有17位兼職老師、3位專職老師參與了課程教學,圓滿完成了2012級學生教學任務,課後學生評價總體良好。在2012年進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加重了平時考勤與知行結合考核,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與到課率顯著提高。

教務處馮文全處長在會上講話。他指出,《基礎課》對學生成長成才發揮着重要作用,教務處始終重視并給予一貫支持;未來發展中,學校将推行完全學分制并大力推動課程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更要從通識教育的角度思考如何使授課内容和方式吸引學生。

其後,兩位專家在會上就教學督導的情況做了精彩發言。專家鄭彥良指出,《基礎課》教學隊伍獨具特色,應發揮專兼職教師的各自專長,實現互補;課程講授要有所取舍,抓住重點;實現從關注學生到課率到關注擡頭率的轉變;教學内容上要精心提煉正面案例,案例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專兼職教師應加強交流切磋,增強課程系統性。專家李嘉瑤建議,每個老師應思考課堂“教學是什麼”的問題,教學是學校存在的基本方式,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材為内容,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聽課反饋,通過觀察學生的眼神、表情以不斷調整自己的授課内容和節奏;教學要講求理、術、藝,善于抓住學生注意力,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不斷創造課堂的高潮。他同時指出,要不斷加強教師對整個課堂的管控度,确保有序的教學秩序和融洽的課堂氛圍。

會上,兼職教師們紛紛發言,就自身在授課過程中的經驗、體會、困惑和思考進行分享與探讨。徐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