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全面融入思政課堂,2024年5月14日下午,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邀請北京大學哲學系博雅講席教授豐子義走進我校思政課堂,作“馬克思的文明觀及其當代價值”專題報告。報告采取線下主講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形式,我校“形勢與政策”課程本科生、“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程博士生以及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部分師生參加。報告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副院長王娜主持。

豐子義教授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背景,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重大命題引入“馬克思的文明觀何以重要”,緊接着圍繞“引領人類文明的發展需要馬克思”“馬克思關于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立場與觀點”“從人類文明的走向來看待中國的發展”等問題,深入闡釋了馬克思文明理論的核心觀點、基本立場及其對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意義。豐子義教授指出,研究馬克思的文明觀和文明理論,歸根到底是為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我們要立足中國式現代化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态,從曆史唯物主義蘊含的文明走向理解中國道路、中國理論和中國經驗,進而為推進“兩個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築牢思想基礎和文明底蘊。

王娜在總結時指出,豐子義教授的報告緊扣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緊緊圍繞馬克思的文明理論,突出當代中國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既有深厚的思想基礎,也有鮮明的現實關懷,更有宏闊的理論視野,在經典與時代的交彙中為我們理解馬克思的文明觀的理論意蘊及其當代價值提供了全新視角。
據悉,邀請馬克思主義理論名師大家走進我校思政課堂,是我校提升思政課建設質量與水平的重要環節和關鍵舉措之一。近年來,先後有30餘位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域名師大家走進“形勢與政策”和“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等思政課堂。這一形式受到學生的普遍好評。
豐子義教授簡介:
豐子義,北京大學哲學系博雅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人學學會會長、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常務理事等,曾任北京市社科聯副主席、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先後被評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人選、北京市“百人工程”人選等,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材編寫組首席專家之一。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社會發展理論、全球化理論、人學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