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推動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

[發表時間]:2023-06-03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新時代新征程,繼續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為在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中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引領作用提供智力支撐,是當代哲學社會科學界的曆史使命。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從中國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實踐中的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碩成果,大大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曆史進程。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與黨的理論創新密切相關。研究者既不能陷入簡單以文件解釋文件的‘同義反複’,也不能陷入照搬西方理論體系解釋中國的‘削足适履’,而這在當前學界研究中卻是很常見的兩種模式。”5月27日,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趙義良在該學院主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前沿論壇”上提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者要自覺把政治論斷背後的現實問題講出來,尋找政治論斷的形成原因、内在規律和落實舉措,進而把現實問題轉化為理論論斷和自身學術觀點,從而進行理論創新。

  創新要在充分理解事物本質和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進行,與守正相輔相成、辯證統一。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鄧純東表示,守正創新是中國共産黨百年來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性經驗。新時代要做好理論和實踐的守正創新,要明确守正的内容,即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中國共産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時,要發揚鬥争精神,吸取百年來黨反對各種錯誤思潮、錯誤路線的鬥争經驗,實事求是地回應種種疑問,主動消弭錯誤觀念的社會影響,發揮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引領作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創新的本質是尋找規律、把握規律、尊重規律。在實踐中,隻有充分認識了事物的本質,才能突破制度、規定的束縛,靈活地處理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從而形成新思想、新理論、新範式。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方法,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确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中山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林進平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探讨了學科意識與問題意識的分歧,并通過分析“兩個結合”與“六個堅持”的唯物辯證法精神,提出了對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建議:一是學會調研與發現問題,做到“唯實”;二是夯實經典,做到唯物辯證法的自覺運用;三是強化史學訓練,做到“通史”;四是放眼世界,赓續中華文脈。上海交通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邢雲文認為,“六個堅持”是黨的創新理論思維的時代精華,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活的靈魂,為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哲學基礎,對于發展中國家走新的現代化道路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學理研究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開班式上作出“初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重要論斷,既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研究成果,也揭示了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研究的巨大空間。華南師範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陳金龍表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應重視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這是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科學建構“三大體系”、彰顯中國式現代化世界意義、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價值的實踐需要共同決定的。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教授邱耕田從實踐、觀念、價值、情感四個維度分析了掌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方法和意義,他認為,隻有深刻掌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規律、屬性、特色、趨勢等,達到共行、共識、共利、共情,才能彙聚磅礴偉力,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步伐。

  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是其區别于西方現代化的顯著特征。首都師範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教授王淑芹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所追求的共同富裕具有富裕主體的“人民性”、富裕程度的 “差異性”、富裕内容的“統一性”、富裕方式的“合規性”以及富裕進程的“漸進性”五大特征。她從倫理學角度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共同富裕的應然邏輯和實然邏輯,認為共同富裕理念既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題中之義,也在我國有着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更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标志。北京師範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教授徐斌表示,現代化包含人、物、制度三個層面,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目的是人的現代化。我們必須要在科學性和價值性的統一中推進人的現代化,将科學性的“真”和價值性的“善”結合起來,不斷總結曆史經驗教訓,尊重社會發展規律,才能逐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開創了人類文明新形态。北京交通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高正禮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了人類社會的新型精神文明,開辟了一條和平發展的文明道路,在推動中華文明現代轉型的同時,也促進了人類文明的交流互鑒,創造了人類文明的嶄新形态。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教授侯衍社認為,中國式現代化彰顯了人類文明新形态的人民性、公平性、協調性、持續性和包容性,是綜合創新的現代化,充分體現了傳統與現代、世界與中國、理想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指明了21世紀世界現代化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正确方向,必将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産生重要影響。

  推動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

  大中小學思政課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根鑄魂的主幹渠道,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有着深厚的學理淵源。華中師範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萬美容梳理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與思政課建設的關系,他認為,思政課教學得力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不斷推進,近年來取得了不少優秀成果,但同時也面臨着教學内容更新快、教學難度不斷升級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構建良好的思政課教學生态,就要着力打造高質量教學隊伍,提高學術科研水平,以高質量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将思政課教學不斷推向新的高度。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而思政課正是年輕人取得“鑰匙”的重要途徑。中央财經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教授馮秀軍認為,教師應重視将黨的創新理論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融入思政課教學,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教學,在黨和國家發展的“大道理”與學生個人規劃的“小道理”之間搭設橋梁,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轉化為學生的“人生錦囊”,以學增智、轉識成智,在提升思政課實效性的同時,真正為師生創造受益終身的人生價值。

  話語體系是學科發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思政課話語體系建構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原黨委書記馮培從信息影響受衆的五個過程入手,提出高校思政課話語體系建構要抓住立場站位、導向方位、要素定位、語境傳導及自身角色五個關鍵點,真切關注不同學生群體的思想需求,真誠回應學生群體的現實困惑。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教授謝惠媛表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要厘清學科内核與學科交叉的關系,注重基礎理論與實踐應用的相互作用,充分認識闡釋性視角與認同性視角之間的差異,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展開真正的對話,在互動中達到啟迪心智、潤澤心靈的目的。


(網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http://www.cssn.cn/skgz/bwyc/202306/t20230602_56421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