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聶錦芳教授受邀做“馬克思主義在什麼意義上是一種‘新哲學’”主題講座——“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系列講座”第2講

[發表時間]:2023-03-23

2023年3月22日,“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系列講座”第2講在新主樓B101舉辦。本次講座邀請北京大學哲學系聶錦芳教授主講,主題為“馬克思主義在什麼意義上是一種‘新哲學’——《德意志意識形态》“費爾巴哈章”再解讀”。講座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趙義良老師主持。

聶錦芳老師首先介紹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态》的具體寫作過程,圍繞寫作過程闡釋馬克思恩格斯與鮑威爾、施蒂納和費爾巴哈的思想關系,指出隻有充分把握《德意志意識形态》的寫作過程才能真正領會馬克思恩格斯如何同時實現對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的繼承和超越,而不是簡單地将馬克思恩格斯的新哲學理解為對唯心主義的單純颠倒。通過這個例證,聶老師說明文獻學考證對準确理解馬克思恩格斯本真思想的重要意義。

接下來,聶老師針對馬克思之前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特點和缺陷做詳細說明,這些缺陷導緻上述哲學在面對資本開辟的全新世界時十分無力。馬克思恩格斯在寫作《德意志意識形态》時,已經對當時的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有了深入研究和透徹理解,因此可以對二者加以揚棄。新哲學并非與唯心主義完全對立,而是汲取了唯心主義哲學的營養才得以創立,馬克思恩格斯對“實證的唯心主義”所作的分析可以作為例證。

其後,聶老師從曆史發展為世界曆史的角度說明馬克思恩格斯在《費爾巴哈章》中提出的新哲學與以往的哲學相比有何重要意義,以個人與共同體的關系發展為線索勾畫出新哲學視阈中人類曆史的面貌。馬克思主義哲學絕不是用共同體的共性來否定、泯滅個人的個性,而是強調個體的解放和自由人聯合體的構建。因此,一些對馬克思主義的批評實際上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誤讀基礎上。

講座結束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的王晨老師指出,聶老師的主題講座圍繞馬克思與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系展開論述,闡釋馬克思恩格斯如何實現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超越,最後落腳到人和共同體的關系,引出馬克思的人學觀,這個話題也是未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界有待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同學們從聶老師的講座中不僅了解到曆史唯物主義如何實現對舊哲學的揚棄,還學到了聶老師嚴謹勤奮的治學态度,滿滿的收獲對未來的科研之路有重大的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