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中國社科院大學特聘講席教授侯惠勤為學院博士生做專題講座

[發表時間]:2022-06-10

6月8日下午,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博士生課程“馬克思主義理論前沿問題研究”邀請中國社科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态建設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中國曆史唯物主義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黨委書記侯惠勤教授做了題為“關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問題”的學術報告。報告在線上舉行,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黨委書記高甯教授主持,學院40多名博士生、碩士生和部分學院教師共同聆聽了報告。

侯惠勤教授從四個方面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這一重大命題。

侯教授從“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嗎?”這一問題講起。他認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都把科學性、真理性視為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屬性。隻要具有确定的客觀研究對象并形成可以進行客觀檢驗的系統知識,都屬于科學。對知識的檢驗不限于實驗室及相關數據精确測算,還包括社會實踐等宏觀檢驗。科學也不限于客觀知識,而必須貫通知識與信仰。要将馬克思主義确立為科學,首先要打破知識和信仰的二元對立。其次,馬克思主義作為把握世界的整體性科學思想體系不僅不可替代,而且對推進具體科學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因此要努力構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與哲學社會科學的“非意識形态化”傾向進行不懈的鬥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就研究對象而言,既研究“細小叙事”也研究世界的客觀存在及其變化發展的規律的“宏大叙事”。就研究方法而言,要解決研究的立場、價值取向如何符合科學的要求。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價值主要體現為:為科學信仰提供理論支持;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奠定基礎,通過揭示社會曆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建構與之相應的知識體系。

侯教授在報告的最後,針對北航學科特點特别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三種表現:破除迷信、捍衛真理的科學革命精神、公平公正的科學開放精神、真理不可抗拒的科學進取精神。并對北航博士生、碩士生還提出了殷切期望!

學院黨委書記高甯教授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他簡要回顧了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侯惠勤教授學術專著對自己的影響,并對侯教授的講座進行了精彩點評。他指出,學院師生從侯教授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及其對馬克思主義堅定的信仰中深切感受到學術名家的思想引領和學術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