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10月31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主辦的第二屆全國高校課程思政高端論壇,在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順利召開。來自全國各高校的一線教師及著名期刊主編、媒體記者共60餘人參加論壇。

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黨委副書記程波、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長李冠宇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出席會議并緻辭。程波同志簡要回顧了首屆全國高校課程思政高端論壇取得的良好社會反響,并從“悟道”“傳術”“反思”三個層面對本次論壇的性質和功能進行闡釋,為繼續打造高校課程思政“品牌工程”“名片工程”明确了要求。李冠宇同志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教育根本問題,結合工信部自身工作特點和工信部直屬七所高校的育人目标,從“堅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強隊伍建設”“做好實踐創新”等方面對課程思政工作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狄濤同志強調了課程思政作為“三全育人”工作重要抓手的關鍵性地位,要求各高校進一步發揮好協同效應,優化各部門育人配合能力,把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專業課程,切實提升課程思政建設質量。
《學習時報》副總編何忠國,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建偉、教務處副處長王喜忠、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趙義良、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教授萬林豔分别主持了會議各階段的研讨。
上海大學顧曉英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柯媛元教授、《人民日報》理論部主編歐陽輝、華中科技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黨委書記李小紅、北京師範大學劉凱副教授、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王琪教授、電子科技大學劉惠教授、南方醫科大學董為人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董玉蘭教授、清華大學陳宇琳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輝副教授,以及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副院長王娜副教授,在會上做了主題發言。
與會專家圍繞“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融合發展的實踐與思考”“專業院校課程思政改革心得”“大國‘戰疫’:如何講好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下的思政課”等問題進行了主題發言。來自理、工、農、醫、文等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以“汶川抗震建築的力學原理與激發對生命的敬畏之心”“醫學的專業素養與醫者仁心職業倫理的培養”“航空航天技術攻關與厚植空天報國情懷”等教學設計為載體,充分展示了課程思政建設精品項目和優秀成果的學校特色、學科特色。
與會專家還就課程思政建設的理念、原則、方式、方法展開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專家認為,當前要打造富有成效的精品課程,提升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的科學性,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必須牢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做好頂層設計,強化系統推進。實現這一建設目标,關鍵在教師,必須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強化教師思政意識和人格魅力,這是優化課程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徑。做好課程建設的系統工作,必須找準切入點,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做到有機融入、深度結合、自然講授;課程設計中,要緊扣時代特色和學生需求,強化問題意識,拓展理論視野,打造大課堂、大人格、大情懷;課程群建設過程中,要采取“以點帶面,點面結合,主線突出”的發展思路,做好頂層規劃、隊伍建設、成果固化和輻射帶動工作。
北京市教學名師、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教授楊超對次論壇做了總結。他通過介紹“航空航天概論”課程的建設情況,闡釋了“厚植空天報國情懷”的教學理念、知識線和思政線相融合的教學内容和“情懷化、實物化、過程化”的教學方法,并從團隊理念建設、教學大綱安排、組織制度分工、名師示範引領、集體氛圍營造等方面展示了做好精品課程建設和課程思政工作的寶貴經驗,呼籲與會專家和全體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中國教育報》理論周刊主編張金嶺、《中國社會科學報》編輯王志強、前線雜志社副總編鄧春富、《中國高校社會科學》副研究員葉紅雲、《教學與研究》副主編侯衍社、《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副編審陳娟、《紅旗文稿》雜志社副編審張少義,《中國青年報》科學部融媒主編樊未晨、教育科學部負責人原春琳,以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網等期刊媒體專家共同參會,一緻認為本次論壇較之第一屆論壇,更加關注課程思政的實踐性、操作性和可行性,通過集中分享各高校在不同學科、不同類型課程中的課程思政建設經驗和課程育人成效,為加快推動《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落地,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深化課程思政實踐理念開拓了思路、凝聚了共識、探明了方向,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形成的經驗成果值得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