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著名經濟學家盧周來教授莅校做“準确把握中國經濟的大邏輯”專題報告

[發表時間]:2017-05-02

4月27日晚,由北京市教工委主辦、我院與人文學院共同承辦的“名家領讀經典”——北京市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再次在我校學術交流廳舉行。本次報告受邀嘉賓為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當代中國(北京)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特約研究員、國防大學教授盧周來,其報告主題為《準确把握中國經濟的大邏輯》。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學生及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青年馬克思主義研修班”全體學員共計400餘人參加了此次理論學習。我校黨委副書記李軍鋒、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劉冰、人文學院與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聯合分黨委負責人等出席此次報告會。

報告中,盧周來教授首先向學生們介紹了中國經濟“新常态”這一認識的來源以及國内外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新常态的态度。他指出,一系列國内外的經濟增長數據表明,無論是從本國經濟的增長發展規律,還是日韓等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分析,持續的高速增長是不存在的,目前的“新常态”是在中國漸漸積累了大量的财富和全球化紅利漸漸式微下的必然産物。中國2017年的經濟目标是GDP保持6.5%的增長率,并争取向更好的目标努力,而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的難題就是結構性的矛盾,這正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上同時進行結構性改革、利用“三去一降一補”來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的背景與原因。同時,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還要發揮好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導作用,尤其是“共享”的發展理念,從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到共建共享、漸進共享,抓好“兩個并重”和兩項重點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盧周來教授認為,國家經濟要獲得持續穩健的發展,除了依靠正确的發展理念和堅持不懈的改革創新,還要依靠各級官員發揮好主觀能動性,聚精會神謀發展。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樣,沒有廣大的黨員幹部、幹部的積極性和執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會落空。所以,中央特别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增強改革創新精神,增強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的勇氣,發揮人民公仆的作用,在“清、親”的政商關系下調控和駕馭經濟增長。最後,他建議,道德理想激發機制、“激勵相容”機制和創新容錯機制可作為發揮各級官員積極性的有效保障措施。

本次報告系統梳理了中國經濟的邏輯,判斷出目前中國經濟所處的形勢和特征,尋找其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以及思路,并針對中國的國情找到真正擔當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主體。報告内容環環相扣,彼此契合,相輔相成,在學員們的熱烈掌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