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名師工作室主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研讨會

[發表時間]:2013-05-16

為進一步加強名師工作室的示範性和輻射力,提高思政課教師教學的實效性,5月15日上午,由北京市“姚小玲教學技能與教學方法名師工作室”、北航思想政治理論學院、《思想教育研究》雜志社、北京科技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共同主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研讨會在北京科技大學召開。名師工作室負責人姚小玲教授、思想政治理論學院副院長趙義良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彭慶紅教授、副院長劉麗敏副教授,以及北京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高校的思政課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上,北京科技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彭慶紅教授介紹了研讨會的背景和《思想教育研究》雜志社有關情況,他認為雜志社的發展需要學校和思政課教師等各方的通力配合和支持,并介紹了雜志社的發展目标和規劃。

名師工作室負責人姚小玲教授介紹了工作室的基本情況。工作室自成立以來,通過舉行集體備課會、北京高校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思政課)賽前培訓、教學方法研讨會等多種形式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

會上,來自北京高校的思政課課程負責人和教學能手就教學方法和技能做了主題發言。北京大學程美東教授認為《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教學要直面問題和困境、解決問題,并提出了通過分章備課、集體共享教學資源來解決問題的具體途徑。北京理工大學李林英教授介紹了《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依托新媒體的發展,以實踐教學為主體、以嚴肅遊戲為輔助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改成效。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能手、北京科技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副院長劉麗敏博士以“動之以情,以情感人”、“曉之以理,以理服人”、“強之以意,以意悅人”、“傳之以學,以學養人”四個角度,介紹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突破“求知倦怠”、“審美疲勞”和“虛無主義”,實現研究型、趣味性教學的教改模式。首都師範大學黃延敏博士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存在的問題和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困惑進行了分析,并從課程、教師、教學方法三個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中國農業大學呂文林教授從師資隊伍、改革目标、具體做法、初步成效和存在問題等方面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情況。我校思政學院彭付芝副教授介紹了《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課程教改情況,依托姚小玲教學技能與教學方法名師工作室,概論課團隊明确了教學改革的路線定位,以課件展示、課堂讨論為重點,對教學方法和技能進行了有效探索,取得了多項教改成果并向全市高校推廣。會上,還有多位老師提交論文并交流研讨。

與會教師一緻表示,此次研讨會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交流和學習搭建了良好平台,有利于促進思政課教學方法的深入探索,有利于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有利于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此次會議的召開以及北京市“姚小玲教學技能與方法名師工作室”各項工作的深入展開,必将推動北京市思政課教學方法的深入研究并将增強工作室的輻射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