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首都高校黨建基地召開“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讨會”

[發表時間]:2013-12-10

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産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同時也是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作為黨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他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為紀念這位偉人,12月9日下午,由首都高校黨建研究基地主辦、北京黨建研究基地承辦的“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讨會”在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新主樓第四報告廳舉行。北京黨建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侯且岸教授,原北京印刷學院黨委書記、北京高校黨建研究會監事長崔文志研究員,首都高校黨建研究基地辦公室主任姚小玲教授等專家出席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首都高校黨建研究基地和北京黨建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員等。會議由首都高校黨建研究基地辦公室副主任謝惠媛主持。

會議首先由侯且岸教授作了題為“反思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的報告。侯教授認為學習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文化觀”,我們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反思:第一,關于文化的民族性内涵。毛澤東一向強調文化的民族性,我們要用科學的态度對待文化,既強調文化的民族特性,又充分認識到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正确認識文化的民族性要反對兩種錯誤傾向,即極端民族主義和“全盤西化”。第二,關于文化的包容性内涵。發展先進文化,進行文化創新,就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要建立文化統一戰線。這一點,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領導者和思想家的共識。第三,要培育國民文化。“國民文化”是毛澤東率先使用的概念,并詳細闡述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民文化的内容和方針,立足新的時代實踐,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文化。

崔文志研究員接着作了題為“保持血肉相連的黨群關系是政黨成熟的重要标志”的報告。崔研究員認為,第一,密切聯系群衆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政治優勢。理論成熟是政黨成熟的重要标志,領袖集團的成熟是政黨成熟的重要關鍵,路線綱領的成熟是政黨成熟的重要特征,制度成熟是政黨成熟的重要體現,而黨群關系的成熟則是政黨成熟的重要根基。第二,保持血肉相連的黨群關系要應對四個方面的重要問題,即黨群關系的根本、黨群關系的實質、黨群關系的新考驗和密切黨群關系的重要任務。第三,密切聯系群衆在高校要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踐行馬克思主義群衆觀,在高校要一切相信群衆、依靠群衆、團結群衆和為了群衆;認真開展和踐行群衆路線,以此為契機推動黨群關系的和諧;提升黨員幹部的忠誠度、成熟度和群衆滿意度。

與會教師和學生随後進行了研讨,并一緻認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首先要銘記毛澤東同志和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其次要由此觸發深層思考,反思毛澤東給我們留下的思想遺産以及這些思想遺産的内在價值;最後要倍加珍惜毛澤東同志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産,并自覺運用他的思想理論和寶貴經驗來更好地指導我們今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