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資隊伍建設,親身感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巨大成就,豐富教學素材,提升教學水平,近日,我院組織全體教師赴江西省江陰市華西村,學習老書記吳仁寶一生為民堅持走群衆路線的高尚情操,調研考察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先進典型,感受“天下第一村”的改革發展現狀與成就。 首先,教師們共同聆聽了華西村黨委副書記周麗所做的專題報告。報告介紹了帶領華西人的共同緻富,為村民敬仰愛戴、為無數人口耳相傳的老書記吳仁寶的一生。吳仁寶1961年起擔任華西村黨委書記,至今年3月去世,在長達50餘年的曆程中,始終以其敏銳的發展眼光,不斷抓住改革開放的好機遇,推動華西的“三農”變“三化”(農業工業化、農民知識化、農村城市化)步伐,實現了經濟、資源、環境和人口的科學發展。吳仁寶和村兩委黨員幹部探索華西村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我聽群衆話、群衆聽我話”,“有福民先享,有難官先當”,身體力行地做到了為民務實,将群衆的需要和幸福放在第一位;同時,他不允許村幹部進行私人經商和家庭經營與民争利,不允許他們住最好的房開最好的車與民争财,自己更是數十年如一日的住在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裡,拿村幹部裡最少的工資,吃穿用簡樸異常,而心裡卻時刻裝着百姓、裝着大家。有人問吳仁寶:什麼是社會主義?他說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在他的感召下,華西村兩委幹部正是始終心懷這樣一種以老百姓的需求為服務宗旨、把群衆利益放在首位的理念,堅持實事求是,堅持走群衆路線,帶領華西人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奮鬥,實現了“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廠容、村容)美麗整潔,“五業”(農業、工業、商業、建築業、旅遊業)齊頭并進,“五子”(票子、房子、車子、孩子、面子)全部都有的幸福生活目标。
其後,我院教師還參觀了華西村高科技農業園區,考察華西村的農業、工業、商業、建築業、旅遊業宏觀發展情況,并進入農家與當地村民面對面溝通,聆聽老書記吳仁寶生前與村民相處的點點滴滴,并就普通村民的工作、生活及子女教育情況等方面進行交談,真切感受了老書記在村民中受到的擁護與愛戴,親身體驗了他們在老書記帶領下依靠“艱苦奮鬥,團結奮鬥,服從分配,實績到位”的華西精神取得的幸福生活。
通過此次調研考察活動,我院教師紛紛表示,增進了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果的直觀感受,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增強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同時,更深深感動于老書記吳仁寶作為一名領導幹部“務實為民清廉”的工作作風和作為一名共産黨員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深刻了解了堅持黨的群衆路線和在促進發展方面的巨大推動力,在今後的工作中将更加凝心聚力、相互鞭策,共同為教育事業和科學研究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