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黨委常務副書記張維維一行做客人民網 介紹北航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經驗

[發表時間]:2015-05-26

5月26日上午9:00,人民網播出了我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張維維、我院常務副院長姚小玲、我院教師高甯、法學院研究生甯曉栩接受訪談的視頻,介紹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經驗和改革發展動态。人民網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就系列訪談,是北京市宣傳推廣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經驗與成效的重要舉措,我校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十餘所高校受邀參加訪談。北航新聞網特轉載文字實錄,以飨讀者。

走進北京高校 感受思政魅力——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

【主持人】上午好,歡迎收看由人民網教育頻道為您帶來的走進北京高校、感受思政魅力系列訪談。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了來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的四位領導、老師和學生,他們分别是: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黨委常務副書記張維維,歡迎張書記。

【張維維】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思想政治理論學院常務副院長姚小玲。

【姚小玲】各位網友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高甯。歡迎高老師。

【高甯】各位網友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法學院學生甯曉栩。歡迎你。

【甯曉栩】各位網友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歡迎四位。咱們知道,高校思政課是一門必修課,對于上過大學的人來說都非常清楚,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想請問張書記,您作為一個高校黨委的領導,如何确立思政課在學校的教學地位呢?

【張維維】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學校的黨委,我們十分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學校采取一切有效的方法,能夠确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校整個教學體系當中的重要地位,确保它能夠發揮好思想教育的功能。

【張維維】具體來說,我想主要是有兩個方面。一是,需要我們進一步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貫徹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的文件精神,還有,第23次全國高校黨建會議的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樣一個根本任務去強化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要把它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的主渠道。還要把它作為開展宣傳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課堂。通過這樣的措施,能夠确保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校的重要地位。一句話,就是我們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

【張維維】二是,我們還需要按照中央文件的精神和上級的一些要求,以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重點,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三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以這些為主線,加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宣傳,讓學生能夠堅定三個自信。再一點就是要以宣傳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課堂,融入課堂的教學為主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講,特别是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内涵、重要意義進行宣講。再一個,就是以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教學能力為重點,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最後還有一點,就是我們要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建設和對教學改革為基礎,在落細、落小、落實這三個方面能夠下功夫,通過課程改革更加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讓學生真心喜愛,提高這樣的課的教學針對性,也提高這門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張維維】總之一句話,我想,确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的重要地位,需要我們很好地把握好這兩點,我認為要把握好這麼兩點,這樣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為讓學生在政治的成長上和思想受益上,成為一門能量的傳遞員,讓他們終身受益。

【主持人】謝謝張書記。對于學校來說,建設思政課是非常重要的,咱們應該具體到了學院,想請問一下姚院長,思想政治理論學院推進思政課建設有哪些特色?

【姚小玲】總體概括為我們學院在加強思政課建設中主要有三個突出:第一個突出,就是加強思政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的突出。主要體現在兩點。第一點,加強問題意識。我們以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理論的前沿為切入點,梳理清楚理論的觀點,樹立學生的理論自信。同時,另一方面,我們針對社會的重大現實問題,也進行基本概念的梳理,加強學生對道路和制度的自信。這是第一個重要的方面。第二點,從案例教學入手,通過案例教學,對學生感興趣的或者困惑的問題,包括社會現實的熱點問題,我們也進行梳理,來積極地回應學生,正面地引導學生,這是第一個突出。第二個突出,我們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像書記說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我們采取了以下幾個措施:第一個措施,加強課堂教學設計,這個環節要設計好。比如我們遵循教學基本規律的同時,我們通過研究型教學、自主型的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模拟、研讨、演講辯論等多個環節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我想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

【姚小玲】第二點,我們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來加強這種針對性和時效性,包括我們的影響力。怎麼來進行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呢?比如結合我們北航的特色、光榮傳統:空天報國。我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與北航的“四愛”精神結合,北航的四愛精神:愛祖國、愛航空、愛航天、愛北航,把它結合起來,并充分地挖掘我們北航理工科的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讓知名的科學家、工程師走進課堂,讓他們講自己的親身感受,并且講他們的光輝的業績。我想如果通過這樣的一個結合,使學生就加強了忠誠國家、堅定信念、科技報國的教育力度。

【姚小玲】第三,對于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措施,我們就是改革考試制度。比如原來單一的考試制度改成比如可以寫調研報告、課堂展示、讀後感等多種方式,一句話,重在過程,目的是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持人】不一定最後隻有這個考試。

【姚小玲】結合期末的考試,也有平時的成績,并且占了相當大的比例。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關鍵一點就是重在思想的深化。

【姚小玲】最後一個突出,突出思政課教學的創新性和實踐性。創新性和實踐性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點,我們在黨委的領導下和宣傳部、研工部,包括學生處、教務處一起,形成了實踐環節教育的育人機制。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和大學生的社會實踐結合起來。這是第一個提高我們實踐性的措施。第二點,我們創新我們的網絡教育的陣地。比如利用我們學校的課程中心、IHOME、名師工作坊、微信微博、釋疑解惑傳遞正能量。第三,加強創新性和實踐性的渠道,比如拓展我們的教育空間,比如把思政課同通識課程、同學生的黨校、同博雅課堂、同北航的大講堂有效銜接起來,圍繞政治、經濟、中國、世界,包括曆史和文化,彙集全校學科交叉的育人合力,打造北航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品課程群。

【主持人】非常謝謝姚院長。剛才從張書記到姚院長,從學校到學院,接下來就該到基層了,想請問一下高老師,對于我來說,上大學的時候,思政課是特别枯燥,一上課,老師在上面特别激情地演講,我們在底下該幹嗎幹嗎,當一個特别好的思政老師是特别難的,想請問一下您,針對于思政課的課堂教學科學性和時效性有哪些方面呢?

【高甯】第一,它作為一個課程,一定要是一個科學的課程。我們的課叫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個理論。一個科學的理論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元素?首先,我們得講清楚概念,如果這個概念我講不清楚,而隻是虛假的課堂的熱鬧,我覺得我們沒有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所以我們需要從概念入手,把這種概念的知識以及概念背後蘊含的方法傳遞給學生,舉個例子,咱們從小上政治課,就講生産力和生産關系,什麼叫生産力?人改造自然,滿足自己需要的力量和能力。然後再告訴你生産力有三個要素,勞動者、勞動對象、生産工具,這叫實體性要素。還有非實體性要素叫科學技術。咱們都是這樣講的。這樣就把知識性講清楚了嗎?可能還沒有。我們還缺了一個環節,什麼環節?就是生産力被黑,當我們講要素的時候,我們告訴學生,當有要素并不能夠促進生産力的發展,要素畢竟要形成一個系統之後,這個生産力才有可能增長。我們上課需要給學生講例子,講什麼例子?我們知道清朝末年有一個張之洞,那是一個大實業家,張之洞在漢陽建漢陽鐵廠,那時候張之洞有人,不缺勞動力,他有技術骨幹,有從國外聘來的科學家,他有錢、有資本,同時他有礦石,還有機器,好象生産力的各個要素都具備,為什麼漢陽鐵廠沒有搞好?核心的因素就是他隻重視了要素,而沒有重視那個系統的合力。張之洞選廠在漢陽,但是一個鐵廠要想發展好,他必須有礦産資源和煤炭的資源,很遺憾,漢陽這個地方這兩個東西都很缺乏,所以他浪費了大筆的資源從外地去引入礦産,這是他的敗筆之一。他的敗筆之二就是他選機器,他派人到英國買機器,英國人問他要哪樣的機器,張之洞說你這最好的給我就完了,英國人說,我這個機器和礦石的質量相匹配的,張之洞聽完哈哈大笑說,中國那麼大,我還缺礦石嗎?你就把最好的機器給我拿過來就行了。機器買過來一看壞了,人家的機器需要含磷少的礦石,但是張之洞的漢陽鐵廠大部分是含磷多的礦石,這個東西沒有匹配上,所以,産量大部分的鋼鐵沒有發揮到生産力要素。我們在講生産力要素的時候除了幾個部分之外,還要告訴大家,要素必須合成一個系統的合力,這樣可能才能把這個科學的知識才能講清楚。同時,我們知道今天大學生都在創業,當大學生去創業的時候,他們也具備了各種生産力的要素,那麼老師就要提醒他們,你們如何把你們的要素轉化成系統的合力,這樣才能夠增強你們的競争力。

【主持人】比如您在上課的時候,是案例和理論相結合的還是隻有理論?

【高甯】一定要有案例。但是我們的案例,還是很靈活的。比如說,我有虛拟案例,你知道思想實驗吧,愛因斯坦有思想實驗,理工科都有思想實驗。我們去構造一個情景,一個思想實驗,把我們的理論所有的要素融合進去激發學生思考,這是我們構造的虛拟案例。第二個,真實的現實和曆史案例。我剛才講的故事。

【主持人】我是特别愛聽案例的,如果有案例,我就能聽進去,光理論我就睡着了。想請問一下這位學生,您是90後。老師呢?

【高甯】我80後。

【主持人】80後、90後差别還不是特别大,但是我對于60後、70後左右的老師,您覺得他們如何能和學生進行很好的溝通,因為已經有很大的代溝了,在上課的時候。容易嗎?

【高甯】我覺得沒有什麼困難。60和70後的老師,甚至年紀再大的老師,他們有豐富的人生閱曆和經驗。剛才姚院長講了,我們和許多學生工作部門的領導,和一些學生具體的事務工作者,我們在合作做很多的社會實踐,當老師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他們可以把自己的學術修養、人生閱曆和社會經驗很好地傳遞給學生,在這個方面,我做不到,我得向人家學習。

【主持人】比如你在上高老師課的時候,他哪一點最吸引你呢?

【甯曉栩】他特别平易近人,而且很風趣、很幽默,他講的很多東西對我們來說是确實有用處的,而不是很空泛的理論。比如剛才說到的創業,他會解釋,以一個哥哥也好,老師也好,長者也好,以這樣的身份去告訴我們你應該注意哪些點,你可以去看哪些書,你可以在哪些方面向哪些人請教,我也可以給你提供什麼樣的資源,可以幫你引見一些老師,可以提供一些書給你看,這對我們來說是有很大幫助的。而且高老師是一個和學生關系非常好的老師,我們帶私下也會有很多交流,甚至我生活上、情感上有一些不高興、不開心的,想不明白的事都會去找高老師交流,所以真的是非常非常感激高老師,覺得很慶幸能夠有這樣一個兄長。

【主持人】知心好老師。咱們言歸正傳,接下來想請問一下姚院長,咱們北航思想政治理論學院對于推進思政課建設有哪些主要的思路?

【姚小玲】這麼多年來的思政課的建設,主要的核心就是要高質量地開好思政課,是以這個為核心。在這個核心的基礎上,我們主要是形成了兩個思路,一個是把建設五個融合,北航的五個融合是一個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的機制。第二個思路,我們就建成了本碩博的課程體系的一體化的模式。比如五個融合,我簡單地說,第一個融合就是思政課語教學基本規律融合,在這個融合過程中,我們教師堅持思想性、知識性、文化性為核心,把每門課程核心内容梳理好,形成專題教學。這是第一個融合。第二個黨建研究基地融合,也就是黨建和研究融合,為什麼黨建研究融合?因為我們學校有一個黨建研究基地,是北京市的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設立的一個首都高校黨建研究基地,我們依托這樣的學術交流平台,出版了通俗化的高質量的教輔教材,提升學生的視野的同時,也提升老師的學術視野,幫助學生樹立共産主義信念,包括幫助學生理解和深刻領悟到我們黨和國家的政策,加強對黨和國家的信任感和信賴感。第三個融合,就是思政課教學與人文通識課程融合。這是很重要,就是拓展我們的教學空間,把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融入到通識課程中。我們通識課程,思政學院的老師,線上線下的通識課程,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得思政課老師在學生中的形象也更加立體化,使我們學生感覺到我們的老師是,信其師必将信其道。第四個融合就是思政課教學與社會實踐融合,這是我們一直在做的,我們有一個大的模式,就是大思政的模式,我們有專兼職的教師隊伍,我們的老師以自己的理論修養、人格的魅力,包括我們的人生經曆來言傳身教。一方面讓學生接觸社會,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另一方面,也讓學生了解通過這個社會實踐,了解中國的實際國情和我們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最後一個融合,就是我們的思政課教學與校園文化和學生管理相融合。這是我們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我們形成了這麼一個大的育人的環境,營造了一個愛國奉獻、敢為人先、開放包容、笃行堅卓,北航文化傳統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

【姚小玲】另一個思路就是我們建成了本碩博的一體化課程體系。本碩博三個階段,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一以貫之,既能夠突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整體性,又能夠把不同階段的分層的教學方案一體化,我們這個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就是從微觀層面上我們把本碩博三個階段的教學内容有效銜接起來了,就是原來是分塊的,闆塊式的,現在一體化和整體式的,我們的思路基本上圍繞着這兩個大塊來進行。

【主持人】說到咱們北航黨委,想問一下張書記,北航黨委根據思政課的建設和課程改革作出了哪些措施和貢獻?

【張維維】剛才姚院長就課程改革的一些具體的方面作了很多的闡述,從黨委這個角度來說,從學校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這麼一點很重要,我們都知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他課程有一個不同點,這個不同點在哪裡呢?與其他課程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其他課把知識點講好就行了,像其他工科的特點。思政課除了把知識點講好以後,可能還要體現思想性、文化性和知識性。必須做到三點的結合。所以,我們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和教學課程建設方面,我認為應該強調和重點把握好這三個方面。

【張維維】第一,要堅持教學内容的思想性。我們講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的,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是思想品德宣傳教育,既然是教育的,肯定思想性是擺在第一位的。我們就必須要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通過讀經典、讀原著宣傳研究馬克思主義。另外還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講思想的過程中能夠掌握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張維維】第二,彰顯教學内容的文化性。剛才你自己也說到了,在上大學的時候,一般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比較枯燥,這裡除了有教學方法的問題以外,可能講道理容易概念化,所以我們提出應該要彰顯教學内容的文化性。就是把中國曆史文化的一些傳統,優秀文化的成果,很好地和課堂的教學能夠結合起來。比如,曆史上的典故,名言名篇,這些東西在講課當中很好地穿插進來,把中華文化的思想精髓能夠融入到思想理論課裡面去。這不僅僅是增加課堂的生動性,更強調了知識性和文化的結合。比如我們講以史學來凝興替,以史研來凝智慧,通過文化的介入,加強文化性的建設,将使我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夠幫助學生增加文化的認同和文化的自信。我們在文化的傳承當中,能夠豐富對學生的思想的影響,也拓展了我們思政課的厚度,我認為這個厚度是這個意思。

【張維維】第三,知識性。我認為我們需要把我們思政課不能照本宣科,就是這麼讀着去念。剛才你說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可能要把我們整個課體現知識點做一個系統的梳理,把重要的核心點梳理出來,連貫起來,把重要的知識點,我認為應該把它講透、講細、講好。有句話說,我們要做到講理論的時候與講曆史相結合,講道理的時候與講文化相結合,講觀點的時候與講知識相結合,就是把思想性、文化性和知識性很好地和我們課堂的教學能夠結合起來。

【主持人】結合起來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張維維】思政課從思想的角度來說是講針對性。但是,思政課講的時候,剛才您說了要讓學生感興趣,真學,還要提高吸引學生的興趣,所以還要增強感染性和吸引力。所以,我就覺得,應該很好地把思想性、文化性和知識性這三點整體地結合起來,進行我們的思想政治課的建設和課程改革。這樣可能我們效果會更好一點。我們也是按照這樣的要求,也是按照這個體系去努力做的。

【主持人】除去這個應該還有師資隊伍的建設,師資隊伍咱們黨委是通過哪些方面進行建設的?

【張維維】師資隊伍建設是做好思政課建設的一個基礎,也是一個保證。

【主持人】老師畢竟是基層,老師來教學生,如果老師的水平不好,學生肯定還是像我之前說的不愛聽。

【張維維】黨委也非常重視加強思政教師的隊伍建設,我想有這麼幾點。一是,加強學科建設。要以學科作為龍頭,争取組建建設幾個若幹在全國有影響的研究團隊,比如說姚院長名師工作室,類似這樣的。當前就學校來說,現在目前主要是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建設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二級學科點的建設。我們的目标是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加快建成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級學科的博士點的建設。就是能夠通過學科的建設,能夠提高老師的研究能力和教學能力,這個作為一個基礎。當然黨委從學校,從規劃,科研項目的立項,經費保障,還有機制方面,可能要采取一些措施,确保學科建設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成效。這是一點。

【張維維】第二點,加強師資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建設。老師給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他自己首先品行必須要端正,自己首先必須要堅定理想信念,自己必須有好的道德修養,不光是一個專業能力的問題。我們可能要對思政老師加強一些專題的培訓,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傳遞馬克思主義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宣傳,老師首先要自己學在先,自己首先要做到真學、真信、真懂、真用。而且還要高于學生。我們講馬列,師資隊伍,老師首先自己要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傳播者,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者。

【張維維】除了在理論、思想這方面加強培訓以外,可能還有一個是加強社會實踐。因為這門課有它獨特的地方,它需要和廣大的學生接觸的時候了解一些黨情、國情、社會的情況,同時還要回答學生的一些熱點問題。可能我們的老師不僅僅是在關起門來一個備課,可能還要走出校園,走到社會上去,要了解一些社會的情況。我們還要進行一些社會實踐方面的考察,這樣使思政教師拓展視野,了解社情民情,這樣社會實踐、生動的例子,剛才高甯老師也說到這些,這樣才能進行很好地這方面的教學任務,完成這方面的教學任務。

【張維維】第三點,強化意識形态的陣地管理。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屬性所在。我們學校按照中央的要求,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我們的思政課老師,首先必須要做到,不光要把課講好,還要堅守教學紀律。我們學術研究是可以無禁區,但是課堂講課是有紀律的,不能把你錯誤的觀點和其他的一些東西帶到課堂裡面去,從事學術研究,進行一些探索,我認為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把錯誤的觀點帶到課堂去。在公開發表上面,要有要求。思政課的老師,政治上應該有大局觀,應該要講政治。

【張維維】最後一個,黨委重視以外,還要有學校各個方方面面部門的齊抓共管、共同配合。比如我們的教學部門,教學的主管部門,在教學課程改革體系上面,要給予必要的支持。宣傳部門,黨委的宣傳部門,可能也要和思政課的隊伍建設進行一些适當的配合。還有學生部門,學生的管理部門,他們是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的教育,我們的學生管理隊伍是在課下,第二課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兩個課堂應該有一個很好的結合。不能在課堂上我們聽到的是這樣的,到下面不是這樣子,這樣有點脫節。總之,方方面面都要有一個相互的配合,這樣才能把思政隊伍建設進一步做好。

【主持人】謝謝張書記,剛才張書記提到了對于師資建設,黨委作出了非常多的指示。再問一下高老師,您對于咱們學校黨委作出的那些指示作出了哪些努力呢?

【高甯】我是師範畢業,我來到北航任教,這是我的第六個年頭。我來北航以後,我親身感受到了北航黨委對于思政課的支持。我舉幾個例子。第一個,剛才張書記說,要讓我們這些習慣于書齋當中研究的博士們,了解民情和社情。黨委每年會選派思政教師專款專項支持我們去國内的許多的地方做調研,以及支持我們的教師出國去進行考察和研究,專款專項支持思政課教師。這是黨委一方面對我們實踐這個角度。從教學這個角度,因為我們青年老師,剛剛走上講台,面對學生,還是有很多的不适應。就是你腦子裡想的和你要說出來的東西還是有脫節。黨委對于我們青年教師予以很大的支持。舉個例子,張書記親自來帶着我們思政學院的老師們做教學方法改革。書記很忙,但他一個月,甚至半個月就來一次,來講他的體會,來從他的領導、學者的角度,來給我們進行指點,非常重視,他親自來抓這件事情。我們的教改課題,書記親自來抓。還有,我作為一個老師來上課,學校專門選派教學督導組的專家去課堂上聽我的課。三位老先生,60歲以上的老專家,聽了我一個學期的課。從教學理念,到教學設計,以及到PPT的色差,老先生一個字一個字給我寫了一萬多字的聽課報告。之後我去參加北航教師講課比賽,一位國家級教學名師給我指點,另一位國家級教學名師給我親手改PPT。所以我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氛圍和這樣的一個幫助之下,我也得去成長、去進步,去改正我的不足。

【主持人】通過短短六年時間,成長到現在,進步是非常快的。對于學生來說,你上思政課最大的收獲和體會有些什麼呢?

【甯曉栩】首先和高老師其實很有緣。他在北航六年,我在北航也是六年,他是2005年當老師,我是2005年考進來當一個學生。我今年是研二,已經在北航待了六年時間,這六年我上了很多節思政課。但是比較慶幸的是從來沒有覺得悶,也沒有覺得膩,因為我覺得我們的課程設置是很合理的,首先本科階段,我們會學習一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還有一些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這些很基礎的内容,和我們高中的政治課、曆史課的内容是銜接的很緊密的,可以說很好理解,很有用,很重要,我們也很好接受。而到了研究生階段,我們會接觸一些更深層次的更高大上的一些東西,我們會聽一聽哲學理論,我們會讨論維特根斯坦,我們還會開一些經濟學的論著,會看一看亞當斯密的一些著作,我們還會讨論一下黑格爾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滿足了我們作為大學生不斷增長的對于知識的不斷增長的要求,很能夠滿足我們這樣的要求,而且讓我們的确收獲很多。

【甯曉栩】第二,我非常喜歡我們研究生思政課這個教學形式。因為我們的形式是這樣的,盡管我選的是一個時間段的一門思政課,但是每周來上課的老師是不一樣的,我選的是一節課,但是每周可以見到不一樣的老師,領略每個老師的風采,每個老師都有不一樣的擅長的内容。我們每周會講一些這周是政治,下一周是黨建,下一周是曆史,再下一周講國際關系甚至生态文明,這些我們都會講到,可以從每個老師身上吸取很多不一樣的東西,這是我覺得很慶幸的。給人的感覺我們不是在演一部很長的連續劇,而是一個一個小電影組成了一個很有機的很完整的政治課的體系,作為學生也覺得很有意思,我們都很喜歡這樣的教學形式。

【甯曉栩】最後我想說一下,北航的思政課真的讓我變成了一個更加有趣味,更有趣,并且是比較高尚的趣味,而且讓我成為了一個更有情懷的人。比如剛才說的我們可以探讨維特根斯坦,為什麼他會說狗會害怕他的主人打它,而不會害怕他的主人明天打它。我也可以給你講一講阿基裡斯與烏龜賽跑的故事,我們還可以探讨一下飛矢不動悖論等等,這些在我之前是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并且我沒有想到思政課可以激發我對于文科那麼大的熱愛,對于哲學、對于經濟學、對于一些社會理論那麼大的熱愛。

【主持人】你覺得這個和老師的關系大嗎?

【甯曉栩】很大。包括剛才姚老師說到,信其師必将信其道,恰恰是因為我們思政學院的這些老師有巨大的人格魅力,每一個不管是60後、70後,還是80後,甚至一些年輕的老師,都是有很獨特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如果你有機會來北航,可以聽一聽高老師的課,聽一聽姚老師的課,聽一聽北航思政學院的思想政治課我保證和你之前聽的是不一樣的。你會覺得思政課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還是很感謝各位老師能夠讓我接受這樣的教育,讓我成為現在這樣一個我。

【主持人】有非常激情的老師來演講,也有非常激情的學生來演講。接下來問一下姚院長,思政理論學院在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主要思路和主要抓手有哪些?

【姚小玲】我們的主要抓手其實就是兩個平台,一個是科研平台,一個是教學平台。科研平台就是首都高校黨建研究基地,這個基地是2010年建設,我們的張書記是我們基地的負責人。這個基地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高校的黨建規律研究,第二個是基層黨組織的創新研究,第三個就是高校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研究。這個基地建成之後,一方面老師通過這個基地提高了自己的學術視野,夯實了每個老師的學科基礎,其實對提高思政課的教學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我們也開展各種學術交流活動,也為北京市的高校,包括北京市的教工委,也作出了我們應該做的貢獻。比如說建黨90周年的時候,我們就承辦了北京市教工委組織的大型展覽,并且到現在為止我們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首都高校的師生黨員的滾動調查,每年都出數據,出理論報告,也出一個調研報告。所以現在目前這個基地,已經成為五個中心,第一個中心就是科研中心,第二個中心就是信息咨詢中心,第三個是咨詢服務中心,第四個就是學術交流中心,還有第五個就是人才培養中心。這是第一個平台:科研平台。

【姚小玲】第二個平台是教學平台。像張書記和高甯老師說的我們的名師工作室,這個工作室的全稱叫姚小玲教學技能與方法工作室,是北京市為了培養北京市高校的所有思政課教師,建立的這麼一個工作室,這個工作室的目标,其實就是三句話,第一句話就是彙集或者培育高校思政課教研教改的示範性的成果。第二句話彙集北京市高校思政課教學名師資源。第三句話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的提高。圍繞着這三句話作為我們工作室的總目标,目前我們工作室承擔了第七屆和第八屆北京市思政課青年教師的講課比賽,尤其是決賽,并且承辦了北京市教育工會舉辦的北京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的賽前培訓工作,我們非常出色地完成了這樣的任務。現在這個平台可以這麼說,從教學、科研和培訓為一體的為北京市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服務平台和交流平台。

【主持人】最後還是為了學生。

【姚小玲】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主持人】咱們的主旨就是建設學生喜愛、終身受益的思政課。今天非常感謝四位來作客人民網,和我們共同聊了聊北航在建設思政課方面作出了哪些重要舉措。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再見!

視頻地址:http://tv.people.com.cn/n/2015/0514/c14644-26997882.html

(轉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