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重溫曆史,探訪名師——我院教師赴上海調研交流

[發表時間]:2015-07-02

在中國共産黨成立94周年之際,為加強教師黨員的黨性教育,深化與兄弟院校在學科建設、教學科研等方面的交流,我院組織部分教師代表赴上海開展為期兩天的“重溫曆史、探訪名師”主題黨日系列活動,赴中共一大會址重溫紅色曆史,緬懷革命先烈,同時與上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交流研讨,并參觀考察校友企業上海勳飛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我院教師首先來到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學習。九十四年,風雨滄桑,紅旗閃耀;九十四年,信念常堅,薪火相傳。無論是紀念館展廳陳列的珍貴史料和文物,還是關于中國共産黨女紅軍的特展都讓教師們深深體會到了中國共産黨九十多年來的艱辛奮鬥曆程,進一步堅定了對黨的政治信仰。

同時,今年也正值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簡稱“05”方案)十周年,為更好地探讨與研究思政課教育教學新思路與新方法、推動我校重大教改課題《思想政治理論課“六法兩翼”教學方法的理論與實踐探索》的研究,代表團還赴上海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交流調研。

在與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師的交流與調研活動中,社會科學學院的黨委書記、院長陶倩,教育部思政課骨幹教師培訓專家、副院長李梁,以及各教研部主任均出席座談。雙方分别介紹了學院發展曆史、學科設置、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師資情況、科研情況、實踐教學情況。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李梁重點闡述了上海大學在探索學分制、實踐教學、以問題為導向的課程設置、微課程、通識課等教學模式的經驗。之後又就如何發揮學科發展對教學的支撐作用,如何設置本科、碩士、博士政治公共課程,以及如何實現課堂教學與課内實踐的互動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會教師一緻認為,課程改革存在一定的成本與難度,無論是專題化教學還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都必須努力避免課程内容的碎片化,實現專業課教學與政治公共課教學的相通相融。

在與上海交通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的教師代表進行座談交流時,我院副院長趙義良從學科發展與課程設置的關系、本碩博的課程内容、課外實踐等三方面介紹了我校思政課的教學管理、學科發展以及科研與師資隊伍建設情況。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副院長黃偉力、副書記周澤紅則重點介紹了上海交通大學的“1+4”思政課教學模式,即由1個多元組合的教學團隊進思政課堂,同時引進“大班教學、小班讨論、網絡教學、社會實踐”等4個教學環節。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上海交通大學馬院施索華展示了其“1+4”專題教學的案例。随後,與會教師們就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教學改革的機遇與挑戰、論文方向的管理、科研與教學的協調、課内與課外的實踐教學、人才培養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讨論。

最後,代表團還赴校友企業上海勳飛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參觀與考察,對私有企業的發展與轉型進行了深入了解。

此次調研交流活動,是一次紅色之行、曆史之行,回望中國共産黨走過的風雨曆程,不忘初心,方能行穩緻遠;同時也是一次學習之行、合作之行,不僅使我院教師能與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李梁、施索華進行了面對面地學習研讨,更搭建了我院與兄弟院校未來在馬克思主義學科發展、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與科研教學等方面交流合作的平台,參會教師紛紛表示,通過交流,進一步明晰了身上所肩負的責任與重擔,在思政課的教學模式與課程改革方面啟發了新的思路。踏實肯幹、勤勉敬業,将踐行民族複興的夢想落到實處,将是對此次調研活動最好的注腳,也是北航思政人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