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學習長征精神,堅定“四個自信”——思政學院教職工黨支部進行“兩學一做”專題學習

[發表時間]:2016-10-26

為繼續推動“兩學一做”深入開展,進一步提升教師黨員對長征曆史和長征精神的學習認識成效,繼10月9日集體赴國家博物館參觀長征主題展覽後,思政學院教職工黨支部于10月25日上午,召開“兩學一做”專題學習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本次專題學習由何思源和王代月兩位同志做主題發言。何思源同志彙報了自己學習長征曆史和長征精神的三點體會。首先,何思源同志認為,隻有全面了解長征曆史,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長征精神。他特别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講話中專門提到“鏖戰獨樹鎮”、“勇克包座”、“轉戰烏蒙山”這三個曆史事件,意在表明,長征并非隻是紅一方面軍的長征,而是包括紅25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方面軍的長征。正是幾支長征隊伍嚴守紀律、服從中央、彼此配合,廣大指戰員勇于同分裂黨和紅軍的錯誤傾向進行堅決鬥争,才有長征的最終勝利。這恰恰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的“長征的勝利,實現了在追求真理、堅持真理的基礎上全黨的空前團結、紅軍的空前團結。沒有這種思想上政治上的大團結,中國革命勝利是不可能實現的”這一重要論述。第二,何思源同志認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需要有文獻意識和曆史意識。隻有将學習講話與學習江澤民同志在紀念長征勝利60周年的講話和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的講話結合起來,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四個“偉大遠征”的深刻啟示和長征精神五方面的深遠内涵,才能感受到“走好今天長征路”的曆史責任感。第三,何思源同志提示大家,長征不僅改變了中國,而且震撼了世界。他引用布熱津斯基等國外戰略家對長征的研究,指出我們需要更多關注海外學者對中國共産黨曆史和理論的研究,才更有助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王代月同志結合自身赴歐洲參加“中國道路歐洲論壇”的交流經曆,向支部成員介紹了當代歐洲學者和左翼政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現狀及前沿問題。“中國道路歐洲論壇”創辦于2014年,是近年來參會規模大、國際影響廣、交流層次高的以中國道路為主題的國際學術論壇。王代月同志不僅詳細而全面介紹了歐洲學者對當前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外交、黨建等一系列問題的疑惑和探索,而且深入分析了國外學者的問題意識背後的思想方法,這對于同志們拓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的視域,在全面開放的形勢下堅定“四個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