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我院“名家對話”系列活動首場報告會召開。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創始人之一、華中師範大學張耀燦教授和教育部蘭州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王學儉教授,分别作了題為“思政專業的特點和研究方法”“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幾個重點問題”的報告,并與現場師生深入交流。會議由我院院長助理張樹煥副教授主持,我院教師和研究生參加了活動。
張耀燦教授首先從學科創始人視角闡釋了思政專業的發展曆程,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體系中的地位。他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運用多門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在總結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豐富實踐經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門階級性、科學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應用學科,從質的規定性上給學科下了定義。該學科的四個特點是科學性與意識形态性辯證統一,服務型與基礎性辯證統一,相對獨立性與廣泛滲透性辯證統一,主體性與客觀性辯證統一。在以上特點的指導下,他又提出了九大研究方法,為學生提供了新的方法論視角和研究方向。

王學儉教授作了題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幾個重要問題”的報告。他從3.18講話開頭,提出了要“理直氣壯講好思政課”,更要高質量辦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他指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明确以下五個問題:第一,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鑄魂育人”的使命凸顯;第二,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使命教育”的要求提高;第三,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對象”的特點鮮明;第四,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的媒體融合;第五,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機制構建。從使命、要求、對象、方法、機制等角度切入,分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點和着眼點,提出了機遇與挑戰,也為迎接新時代的号角提出了解決的思路和框架。

報告結束後,現場青年教師、學生們還就當前專業發展、個人發展、職業發展等方面踴躍提問,兩位教授分别從理論、實踐層面予以了深刻解答,赢得了在場師生的熱烈掌聲。

張耀燦教授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創始人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及華中師範大學博導,曾任第四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王學儉教授現任教育部馬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甘肅省社科聯副主席、蘭州大學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院執行院長、教育部蘭州大學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學科研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