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我院以騰訊課堂直播的方式舉行2020年春季學期第二次研究生“學習日”活動,活動内容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意識形态鬥争與網絡媒介素養》,主題為“國外媒體報道中國抗疫的三種面孔”。會議由教師付麗莎主持,教師劉娜娜、吳東姣、王海宇,研一、研二全體26位同學參加了會議。
會議第一部分,劉娜娜老師針對國外媒體對中國抗擊疫情的報道,開展了網絡授課。劉娜娜老師系統總結了國外媒體報道中國抗疫的三種面孔,分别是歧視和造謠型面孔、批評型面孔、相對客觀友善型面孔,并對三種面孔的報道内容做了簡要的介紹和說明。通過對國外媒體報道的了解,同學們更加清晰地意識到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意義。這不僅是對内傳遞精神力量、鼓舞人心的重要舉措,也是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和窗口,需要每個人都參與其中,貢獻積極力量。最後,劉娜娜老師就“怎樣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與大家進行交流。老師指出,講好中國故事,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身處人人皆可為自媒體的信息爆炸時代,保持思想的獨立性;其次,對抗謠言最好的方式是真實、透明和有效傳播;最後,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邏輯思路和人民立場。

會議第二部分,同學們在微信群中分享自己的收獲和感悟。闫曉慶同學認為隻有保持思維的獨立性,主動回應國際關切,打造全人類的戰疫共同體,我們才能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世界重新審視中國。嶽紅同學認為我國目前積極主動地講好中國故事,讓國外媒體更多地看到中國力量和中國制度的優越性格外重要,同時,要有清醒的頭腦去辨别我們聽到的各種聲音,做理智的傳播者,而不是人雲亦雲。斯琴塔娜同學認為面對各種不同意識形态的聲音,我們必須學會辨别,不受不實報道的影響,要學會保護自己,保護國家的利益,維護國家的尊嚴,不造謠不傳謠。楊曉初同學認為新時代的學生黨員,要堅持黨的領導和人民立場,積極關注國際形勢,維護國家形象。陶憶連同學認為學生黨員要積極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抗疫的講話精神,要主動回應國際關切,展現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