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走進博士生思政課堂:用親身經曆诠釋航天精神
2019年4月8日下午,北航晨興音樂廳座無虛席,博士生“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程邀請戚發轫院士做了題為“航天精神”的主題報告,北航八百餘名師生聆聽了報告。

戚發轫院士是北航校友,我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号飛船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顧問,我校宇航學院名譽院長。
戚發轫院士對航天的基本概念進行了解釋,并回顧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他談到自己青年時就立志從事航空事業,在談到當時的情況時說:“那個時候我們國家沒有強大的空軍,更沒有航空這個概念,但确實感覺到我們國家受欺負就是我們沒有強大的國防。一開始我被分配參與研制我國第一枚仿制導彈,參與研制我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導彈,進行兩彈結合試驗,以及長征一号運載火箭的研制,等等。新研究院成立後,我又開始參與研制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号,研制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我趕上了好時光,可以說,事業上我實現了人生的理想。”戚發轫院士娓娓道來的報告,赢得了現場師生的陣陣掌聲。

學生們的認真聆聽

學生們踴躍舉手提問
會後,現場師生踴躍舉手提問,戚發轫院士認真詳細地給予了回答,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掌聲。
本次講座是博士生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戚發轫院士回的報告以親身經曆诠釋航天精神,也诠釋了個人價值與國家需要的完美結合。既有理論性、思想性,又有親和力和針對性,對增強北航學生愛國主義、拼搏奮鬥、無私奉獻精神具有重要意義!